“燃煤電廠的供電量已連續(xù)兩年下降,然而電力行業(yè)卻無視這種趨勢,仍在緊鑼密鼓地建設燃煤電廠,創(chuàng)造著不斷增長的、嚴重的煤電裝機泡沫?!?環(huán)保組織CoalSwarm、美國民間組織塞拉俱樂部和綠色和平組織最新發(fā)布的一份報告指出。
彭博社援引該報告調查結果稱,全球范圍內的燃煤發(fā)電廠存在過度建設的問題。基于全球煤電廠跟蹤(Global Coal Plant Tracker)數據,全球目前有338吉瓦的新增燃煤發(fā)電裝機正在建設,以及處在不同規(guī)劃階段的1086吉瓦裝機。全球電力公司用于這些并非必需燃煤電廠上的投資約9810億美元。
該報告指出,隨著燃煤電廠數量的不斷增加,巴黎氣候大會達成的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yè)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可能難以達成。
即使不再新建燃煤電廠,現有燃煤電廠的排放量依然比將全球變暖程度限制在2攝氏度排放限度高出150%,這意味著要實現氣候變化控制目標,大部分在運營燃煤電廠需在服役期滿之前被淘汰。
2015年,全球電力領域新增84吉瓦的新燃煤發(fā)電裝機,比2014年增長25%。2010年以來,473吉瓦的燃煤電廠在全球范圍內投產發(fā)電,其中90%建在亞洲——中國、印度、印尼和越南被視為煤電的增長點;日本也在考慮以數十個新的燃煤機組取代核電,燃煤電廠幾乎無處不在。
歐洲和美國引領著全球燃煤電廠的退役潮,但是退役速度不足以抗衡其他地區(qū)的過度建設。全球范圍內電廠退役水平只是新建電廠規(guī)模的1/5。歐洲和美國人均二氧化碳產出仍然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衛(wèi)報》援引英國能源和氣候智庫(ECIU)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亞洲地區(qū)雖為全球煤電項目的最大增長區(qū)域,但鑒于煤電對空氣的污染和融資困難等問題,燃煤電廠裝機增長可能將低于計劃的一半。去年12月在巴黎達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協(xié)議,預計也將促成在低碳能源投資的增加。
中國政府已經決定13個省和自治區(qū)在2017年之前暫停核準新的燃煤電廠項目,15個省區(qū)在2017年之前暫緩建設尚未開工的燃煤電廠項目。
印度的煤電閑置裝機達11吉瓦。2015年,印度的燃煤發(fā)電裝機出現了自2006年起持續(xù)增長后的首度下降,預計2016年會下降更多。隨著太陽能建設成本趨于比新建燃煤電廠更便宜,新增燃煤電廠顯著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GWG Energy的Gerard Wynn表示:“已有證據顯示,遠離化石燃料并轉為支持更清潔的能源形式的步伐比任何人預期的要快得多。”
ECIU主管Richard Black指出:“資金正在遠離煤炭。世界最大煤炭商皮博迪公司徘徊在破產的邊緣,摩根大通和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等投資者也已紛紛退出煤炭行業(yè)?!?/p>
投資銀行高盛亦宣布煤炭燃料在2015年1月已達到“退休年齡”,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將令煤炭承壓。
塞拉俱樂部的Ted Nace稱“煤炭的大時代顯然即將結束”。數千億美元被浪費在了不必要的燃煤電廠上,這不僅僅是金錢成本問題,捍衛(wèi)氣候安全時間緊迫,有必要盡快過渡到清潔能源。
分析人士指出,擬投資于建設燃煤電廠上的資本花費可以用于實現其他目標。當前電力工業(yè)正在把9810億美元花費在新建燃煤電廠上。而這個投資水平可以滿足國際能源署規(guī)劃的、向12億無電人口供電所需的所有開銷;也可以使太陽能發(fā)電和風力發(fā)電裝機水平提高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