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14時06分,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huán)網建設的收官工程——1000千伏武漢—南昌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始試運行。歷經7年規(guī)劃建設,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堅強領導下,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huán)網建設順利收官,華中電網全面形成以特高壓、超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團狀電網。
圖為武南大跨越工程高空附件安裝
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huán)網累計新投運1000千伏“5站、10變、15線”,總變電容量3000萬千伏安,總線路長度約3955千米。華中電網由以50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湖北為中樞的輻射型電網,發(fā)展成以1000千伏、500千伏電網為骨干網架、多省互聯的團狀電網,交流網架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強直弱交”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省間電氣聯系更加緊密,區(qū)域一體化特征更加顯著,電網穩(wěn)定特性有效改善,實現了“三提升、三支撐”——
資源配置能力跨越式提升,華中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能力均提升至600萬千瓦,累計提升690萬千瓦,省間及省內重要通道輸送能力累計提升2100萬千瓦,為區(qū)外電力承接轉送、區(qū)內電力資源跨省交換提供了支撐;華中四省受電能力跨越式提升,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電網最大受電能力分別提升500萬、600萬、370萬和500萬千瓦,累計釋放全網穩(wěn)定旋轉備用超過900萬千瓦,為新形勢下華中電網安全保供提供了支撐;電網運行靈活性大幅提升,華中電網最小開機要求累計降低超過20臺,容量約1000萬千瓦,為全網靈活安排開機方式、省間調峰互濟、清潔電能大范圍消納提供了支撐。
2018年9月,構成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huán)網的6項工程被正式納入國家規(guī)劃。在公司的統(tǒng)一組織下,國網華中分部牽頭負責系統(tǒng)方案研究并與四家省級電力公司、國網經研院、中國電科院等單位各司其職,中南、華東、西南、西北、東北、國核等6家區(qū)域電力設計院以及湖北、湖南、河南等14家省級電力設計院共同承擔具體設計任務。華中特高壓交流“日”字形雙環(huán)網自2019年3月開始建設,各單位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和施工管理,取得了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等重大成果。(曹琰 王玉坤 邵德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