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李國滿,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特高壓建設分公司華中工程建設部副主任,±800千伏巴里坤換流站業(yè)主項目經理,扎根特高壓工程建設一線17年,2019年獲得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個人稱號。
5月2日,戈壁灘的風沙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鎮(zhèn)的±800千伏巴里坤換流站襲來。收到沙塵暴預警信息后,該站業(yè)主項目經理李國滿第一時間組織團隊分析研判現場情況,以確保所有參建人員的安全。沙塵暴抵達前,巴里坤換流站全面停工。在聽到“1365人全部安置妥當,無人員受傷,臨建設施能夠正常使用”的報告后,李國滿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能夠沉著應對突發(fā)情況得益于李國滿在電網工程建設一線17年的工作經驗。多年來,他踏遍祖國萬里河山,把青春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了所熱愛的電網事業(yè)。
肩挑重擔 克服冬季施工難題
巴里坤換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的送端換流站,站址所在地大風天氣頻發(fā),施工環(huán)境復雜。2023年8月8日,該站正式開工。10月,業(yè)主項目經理李國滿抵達換流站建設現場。如何迅速形成施工面、安全優(yōu)質組織冬季施工是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
李國滿來到施工現場后,立即完成了臨時辦公場所搭建、現場建設管理策劃、施工單位開工報審等工作。換流站的基礎施工是當年的重點任務,關系到整體工程的投運進度。他每日組織召開碰頭會,梳理基礎施工作業(yè)開展情況,嚴格監(jiān)督施工圖交付、方案落實、物資供應進度,生怕耽誤一天時間。
2023年12月,巴里坤換流站迎來入冬以來最大的一場雪,氣溫降至零下20攝氏度。暴風雪來臨前,李國滿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他提前組織參建單位編制冬季施工方案,儲備施工物資,帶領業(yè)主項目部成員在主控樓、高低端防火墻、750千伏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GIS)室等21個冬季施工關鍵作業(yè)面布置了制暖機、防塵措施等。當12級大風刮起、大雪紛紛揚揚落下,換流站的各項保暖措施經受住了考驗。在當年的冬季施工期間,該站累計澆筑混凝土約2.7萬立方米,比原定計劃多了一倍,為開展主體結構施工打好了基礎。
潛心鉆研 技術創(chuàng)新顯才干
在電網工程建設中,李國滿他始終重視技術創(chuàng)新。
2013年9月,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建成投運。李國滿參與研發(fā)的1000千伏GIS智能化專用托架改進了傳統(tǒng)的吊車安裝GIS的方式,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此后,李國滿先后參與了1000千伏GIS安裝用移動廠房、安裝用移動防塵室的創(chuàng)新研發(fā)及推廣應用。
“巴里坤縣冬季嚴寒、夏季高溫,工程面臨有效工期短、大風天氣下混凝土養(yǎng)護困難等挑戰(zhàn)。要建好這個工程,我們要開拓視野,學習最前沿的技術。”李國滿說。巴里坤換流站開工以來,他多次組織參建單位人員前往智能施工機器人廠家及鄂州1000千伏黃石變電站、220千伏官塘變電站等在建工程現場參觀學習,并結合換流站建設特點選用合適的機械化施工方案。
李國滿組織巴里坤換流站各參建單位建立了72項科技項目儲備清單,內容包括土建施工、電氣安裝、機械化施工應用等多方面,覆蓋強風沙、高寒地區(qū)特高壓工程建設的核心要素。在聯合三峽大學開展換流站防腐蝕課題試驗研究期間,李國滿組織團隊研發(fā)了一種用于金屬試件噴漆的磁吸式支架、一種支持多類鹽溶液工況并聯測試的全自動干濕循環(huán)試驗裝置,提高了現場施工作業(yè)效率。
百煉成鋼 一絲不茍抓安全
多年的特高壓建設管理經驗讓李國滿熟知施工現場可能存在的各類安全、質量隱患。2019年3月起,李國滿在1000千伏蒙西變電站二、三、四期擴建工程中先后擔任項目副經理、項目經理。
擴建工程安全風險高、工期緊、場地緊湊,容不得一絲馬虎。李國滿每天到現場重點檢查基坑開挖、構架組立、帶電區(qū)域作業(yè)等安全防護措施落實情況,關注施工現場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蒙西變電站擴建工程中,李國滿結合年度檢修計劃減少1000千伏GIS設備停運次數,降低臨電作業(yè)風險,高效完成了建設任務,獲得2019年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安全先進個人。
在巴里坤換流站施工期間,李國滿嚴格執(zhí)行換流站安全履約履責承諾督辦機制,組織安監(jiān)專業(yè)人員辨識現場施工安全風險,定期開展安全座談,全面排查現場隱患??紤]到該站基礎施工場地分區(qū)移交的特點,李國滿帶領業(yè)主項目部優(yōu)化施工工序,以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帶動技術方案革新,避免“先填再挖”的重復施工,降低了現場安全風險。目前,該站場平階段的消防廢液池施工、土建階段的換流變壓器事故油池施工等原二級風險作業(yè)降低為三級風險作業(yè),提升了工程本質安全水平。(徐嘉陽 劉環(huá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