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山東淄博的一個人煙稀少的郊區(qū)突然發(fā)生火情,冒出陣陣濃煙。而著火點上方,則是國家電網的220kv高壓線路,如果火情得不到及時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萬幸的是,由百度AI技術加持的輸電線路可視化監(jiān)拍裝置第一時間發(fā)現了這場火災,并發(fā)出了警報,相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消除了火災隱患,才避免了一場大災難的發(fā)生。
讓我們回顧一下情形:當天下午5點35分,國網淄博供電公司輸電工區(qū)運檢室的值班人員接收到了可視化智能管控平臺的告警信息,信息提示220kV某線路下方出現大量濃煙,雖然還未發(fā)現明火,但這也嚴重威脅到了輸電線路的運行安全。險情就是命令,一分鐘都耽擱不得。值班人員立即申請了線路緊急避險,并協調運檢人員即刻趕往現場處理。
五分鐘后,可視化智能管控平臺再次傳回的前端智能分析圖,此時已經清晰可見明火的冒出,情況十分危急。
6點20分,運檢人員攜帶滅火、電力檢測等設備趕到了火災現場展開撲救工作。
6點58分,經過多方人員的共同努力,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輸電線路安全運行。
“如果沒有可視化智能管控平臺的報警,我們很難做到第一時間就發(fā)現火災信息,更談不上及時撲救。這次火災要是沒有得到及時控制,很大可能會對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產生影響,繼而會影響居民的生活用電和工廠的生產用電等。”運檢室的值班人員事后說道。
從火情被發(fā)現并告警,到火情得到控制,只花了短短的1個半小時。不得不說這套可視化智能管控平臺在電力巡檢行業(yè)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引入百度AI技術之前,國網山東電力公司部署的大多數可視化監(jiān)拍裝置拍照間隔均為半小時左右,采集真空期較長,識別隱患告警及時性較差,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雖然相較以往人巡時期線路停電跳閘次數大大減少,但是因火災或是外破造成的停電跳閘仍然時有發(fā)生,防不勝防。
自2019年年底開始,人工智能領軍企業(yè)百度與輸電防外破引領者山東信通電子強強聯合,用AI技術升級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原有可視化監(jiān)拍裝置,實現端側可視化裝置的前端智能分析。
引入了百度的AI技術后,現在的可視化監(jiān)拍裝置拍照間隔可縮短到5分鐘一張,且實現圖像端側的邊緣智能分析,識別隱患后立即上傳,無隱患定時上傳。降低設備功耗及通信成本,還大大縮短圖像采集真空期,提升告警的及時性。
升級后的可視化監(jiān)拍裝置可以輕松應付戶外電網安全巡檢的復雜場景,對吊車、導線異物、煙火、塔吊、施工機械等多類型復雜場景都能進行智能檢測。數據顯示,前端智能分析的識別準確率大幅上升,各類施工車輛識別準確率由原來的80%提升到95%,煙火識別準確率由70%提升到了90%,導線異物識別準確率由60%提升到了80%,實用性大幅提升,為輸電線路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施工機械
濃煙、山火
導線異物
人員活動
夜間識別
從此次淄博郊外的火情被第一時間發(fā)現我們也可以看出,百度AI技術加持下的可視化監(jiān)拍裝置真正做到了智能高效,是對傳統(tǒng)電力巡檢的一次巨大革新和升級。未來人工智能技術也將深入到發(fā)電、變電、輸電、用電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推動電力領域的智能化升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