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北京市公布《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guī)劃(2016~2020)》,預計到2020年,該市電動汽車需求約60萬輛,包括私人電動小客車需求約45萬輛,公共服務領域電動汽車需求約15萬輛。同時,未來五年需配建電動汽車充電樁約43.5萬個。
在社會公用領域,按照公用充電樁與電動汽車的比例不低于1:7的要求,未來五年北京市需配建公用充電樁6.5萬個。私人自用領域需配建充電樁36萬個;另外,公交、物流、公務、出租等領域配建公共專用充電樁約1萬個。
預計到2020年,私人自用領域將基本實現“一車一樁”,滿足私人小客車基本充電需求,社會公用領域將形成全市范圍(不含山區(qū))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千米的充電網絡。其中,城市核心區(qū)、通州新城、亦莊、延慶冬奧區(qū)域等重點區(qū)域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千米。
同時,北京將加快推進京津冀充電設施建設。立足京津冀一體化建設需求,推進京津冀國家級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充電設施配套建設,率先形成聯通京津冀區(qū)域主要城市、平均服務間距不超過50千米的充電設施城際骨干網絡。并推動建設京津冀充電設施信息服務平臺,有效整合不同城市和不同企業(yè)的充電服務平臺信息資源,促進京津冀充電設施互聯互通。
據了解,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累計推廣應用電動汽車達到3.59萬輛,僅2015年新增2.35萬輛,累計建成5座大型換電站及2.1萬個充電樁,初步形成六環(huán)范圍內平均服務半徑5千米的公用充電網絡。